叫停新闻“标题党”,还原新闻真相
叫停新闻“标题党”,还原新闻真相 时间:2025-04-05 10:30:57
但有部分建制派人士私下向北京反映,前者方案太過強硬。
這裡再次提醒,對方眼球往下方移動時,其實一側是「內心對話區」,另一側才是「感覺區」,但是為求在銷售時容易判讀,我們將之簡化,以「感覺區」處理之。換言之,就算客戶還沒有非常喜歡你,但至少不能對你的人、你的言詞與談吐、乃至於你的肢體語言產生排斥,所以請務必要注意銷售時的一言一行。
被她一激怒,就走進來了。店員的服務態度親切有禮、餐點與用料也相當細緻。他們買的是親切感/關係本身 有句話被稱為中國東北第一定律:「世界上沒有一頓擼串解決不了的事。第二層,如果是好朋友揪團一起買毛衣、蛋捲、衛生紙,「感覺型」的朋友也會很容易想要加一。當氛圍變成賣點,就很容易讓人在價格上讓步,把錢花得很感性。
我只記得這布丁很好吃、記得老闆的初衷、記得哪裡有賣。情懷,指的是「為什麼這個品牌、公司、老闆本人仍在持續營運」。【圖3】張風,《畫諸葛亮像》。
Photo Credit: 張風,《山水圖冊・七月十日雨中》,1644。藏畫者在看到了這件出自張大千之手的畫作之後,誤以為自己收藏的作品質量較為低劣,驚恐之下降價求售,這才讓張大千如願買下了這件心心念念的作品。【圖6】 生存在朝代之交的中國畫家們,他們的個人際遇常為藝術作品增添一層歷史與人文意涵。【圖2】張風,《炯伯社師圖卷》。
[2]饒宗頤,〈張大風及其家世〉,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》,第8卷第1期(1976),頁61。【圖5】 《山水圖十二開冊》其中有紀年的三開,分別畫於「六月晦日」、「甲申七夕」、「七月十日」,因此學者推測畫冊可能是張風在北京陷落,李自成軍隊的消息傳遍全國後不久所畫。
卷,紙本水墨,20.5 × 86.6公分,香港藝術館虛白齋藏。文:Kayi Ho 原來張大千(1899–1983)以「大風堂」作為他與胞兄張善孖(1882–1940)共用堂名的背後,有一則相當有趣的故事。[2] Photo Credit: 圖版出自《虛白齋藏中國書畫藏品目錄・手卷》(香港:香港藝術館,1999),頁128。」一頁【圖5】,可以感受到張風極力擺脫繁複謹慎的畫法,嘗試以看似無技巧的簡化線條表現前景樹木與房舍,但此時仍未能完全不受慣常畫法的制約。
那麼《炯伯社師圖卷》的畫中人物還有可能是誰呢?從畫卷末尾的張風自題「此畫作與炯伯社師,上元張風。[3] Photo Credit: 圖版出自《虛白齋藏中國書畫藏品目錄・手卷》(香港:香港藝術館,1999),頁126-127。註釋 [1]包立民,〈大風堂弟子知多少?〉,《大成》第173期(1988年4月),頁8-9。張大千雖然十分喜愛這件作品,但是因為價格過於昂貴,沒能立即買下,要求畫商留畫觀摩也未能如願。
軸,紙本水墨,126.4 × 59公分,臺北故宮。如果作品真如前述軼事所記,是以諸葛孔明進呈欲求復興漢室的〈出師表〉為題,以略顯凌亂的淋漓筆線墨染,畫人物面臨千頭萬緒的世局,似乎也說得過去。
張風,一名飌,字大風,號真香佛空,是一名經歷過明清交替動盪局勢的遺民畫家。張風現於普羅大眾間的知名度或許不如張大千,但從《炯伯社師圖卷》【圖2】中確實可以看出張風作品的非凡魅力,讓張大千在購藏畫作後,熱切地向當時著名的書畫鑑賞家,例如黃賓虹(1865–1955)、吳湖帆(1894–1968)等人展示作品,並將求得的多則題跋裝裱在卷末。
[3]《炯伯社師圖卷》將於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21年夏季開幕的「晚明江南藝術與文化特展」中展出,相關研究亦見蔣方亭撰寫的圖錄解說,預計於三月出版。時戊子(1648)冬十二月也。題有「仿倪」一頁【圖4】,圖中的枯木、石面上的折帶皴確實源於倪瓚(1301–1374)。【圖4】 而題有「余苦不能淡至此,其亟力摹擬,然終是筆繁。張風出生軍人世家,形貌偉岸,美鬚髯,性格質樸內斂,明朝時曾為諸生,入清後不願出仕,長年隱居於僧寮道院間。張大千因此讓當時年僅十三歲的胡若思躲在展場的一角,偷偷將作品臨下。
張大千返家後參考胡若思的草稿與自己的記憶,在明代的舊紙上將作品臨摹出來,再將裝裱、作舊的臨摹作品送到展覽會場。[1]根據張大千弟子胡若思(1916–2004)的回憶,張大千大約在1928年前後,於上海見到了一幅明代金陵畫家張風(?–1662)的《諸葛武侯出師表》。
」推測,這件作品相當有可能是張風為畫卷的受畫者所畫的人物畫像,意指耿介瀟灑的金陵奇士楊炯伯。現藏大都會博物館的《山水圖十二開冊》,也曾經為張大千收藏過。
綜上所述,可見張風稍晚不拘泥於既有筆法的獨特畫風,是張風在學習了古代大家的畫法後,逐漸擺脫前人技法束縛的結果。張風至今也留存有細密一路畫風的作品
今天在中常會上,鄭文燦也再次和中常委們說明報告。2015年他要求農業局委託中央大學進行藻礁調查,中央大學報告結論並未建議將大潭海岸劃設為自然保留區。鄭文燦也表示,環團提出的台北港替代方案,當時新北市政府和新北市議會都表態反對,加上經濟部評估填海造陸的工程需要11年才能完成,大潭電廠新增機組必須在2023年完成供氣,若將三接站改到台北港,時間上可能會來不及,中間有40公里走陸上管線會遇到蘆竹、觀音等沿線居民反對,走海底管線,也要面對淡水區漁會、桃園區漁會及中壢區漁會漁民作業海域及海底魚礁破壞等相關問題,而且範圍還比現在的更大,「替代方案仍然需要理性討論,才會具有可行性,才會知道困難在哪裡。與會人士轉述,蔡英文表示,接下來將要求行政部門和黨公職,持續和關心的團體、朋友溝通,要把事實、立場說清楚,會創造出未來做決策的空間。
目前藻礁公投的連署書已來到61萬份,第二階段連署將在今日截止收件,環團也呼籲,請大家今天務必把手上的連署書寄出以趕得及工作小組整理造冊後,預計將在18日前送交中選會。他強調,桃園多年來做了許多藻礁保育的相關工作,從工業污染源稽查、河川污染監測、海岸生態教育、藻礁及海岸巡護、海洋垃圾清除、海廢回收再利用等海岸保護業務,桃園市政府從他上任之前就開始,6年來共投入8億4224萬元。
尤其是藻礁,她相信很多人是出於保育,而民進黨也盡全力保護藻礁,中央與地方合力,投入包括觀新藻礁在內的桃園27公里海岸保育,接下來還更規劃成立基金,針對全台多處藻礁,推動系統性的保育工作。鄭文燦指出,桃園沿海藻礁南北延伸達27公里,市府採取分段分區的保護措施,包括2014年劃設「觀新藻礁保護區」,2015年他上任後公告劃設「許厝港國家級重要濕地」,桃園沿海27公里的藻礁生態,目前已有86.7%的藻礁劃入保護區範圍。
「能源轉型」是民進黨的目標,她認為藻礁爭議是「減煤」與「保育」權衡,出發點都是環保,但這不是路線之爭,她要求民進黨公職要與環團和民眾溝通,共同尋求出解決的方法。另外,據轉述,民進黨中央未來2、3個月會要求中央、地方民代下鄉辦座談會,場次可能會達數百場,整個黨會動起來,但細節內容待黨中央公布。
蔡英文:不要互相攻擊,黨公職應和各界溝通 蔡英文今天在中常會後聽取能源轉型的相關報告後表示,最近受到矚目的中油天然氣第三接收站,她知道社會各界仍有很多不同的意見。民進黨今(10)日召開中常會,聚焦在能源議題與8月的公投案,對於近日熱議的藻礁公投案,中常委認為「一定要正面主動溝通,不能採取被動」,黨主席蔡英文表示,民進黨的立場是保育藻礁也要推動非核減煤,有需要把事實向民眾說清楚。不過對於鄭文燦的長篇論述,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受訪時僅簡短回應,「這說法跟過去一模一樣。中常委羅致政也認為,在地方有聽到支持者的焦慮,這起源於2018年的公投經驗,而他主張應該評估是否要有一定的對案,也要正面迎戰、正面論述。
林錫耀黨務報告提到最近核四議題上,民調顯示,民進黨的政策是正確的,他有信心在核四議題討論上,民進黨不會處於劣勢。另外據轉述,中常委蔡易餘則認為,應該要有對案,才有辦法讓支持者出來投,要反守為攻,不能太被動。
蔡英文稍晚也公開呼籲,希望支持者不要相互攻擊、不要相互傷害,應該抱持理性,努力溝通,期待大家共同尋求出解決的方法,一起度過能源轉型這一關。」現階段最重要的工作,就是把事實說清楚。
他也談到現在爭議的大潭藻礁,2014年行政院宣布核四封存,同時啟動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計畫,主要是為了大潭電廠新增機組的供氣,是「非核家園」的配套方案,並達成「減煤減空污」的目標,但也是藻礁議題的衝突根源。會後據轉述,民進黨將規劃數百場包括公投等議題的「下鄉說明會」到基層和民眾面對面溝通公投議題